- 产品名称:买年货被缺斤少两怎么办
时间: 2025-03-10 15:33:48 | 作者: 收银纸
- 详细介绍
春节脚步慢慢的接近,大家年货都囤得咋样啦?今天必须给大伙提个醒,小心在买年货时被商家“坑”,碰上缺斤少两的闹心事。那些商家缺斤少两的手段,真可谓防不胜防,我猜大部分人都没见识过。这一期视频,就给大家一次性讲透三个关键问题。
先来说说,咱们在采购年货时,到底该怎么防范缺斤少两呢?必须得说,现在部分不良商家为了这点小利,那手段真是五花八门。在线上,有的偷偷少发货,还有的把包装重量也算进商品重量里滥竽充数;在线下,更是在称量工具上动歪脑筋,从包装到商品信息标注,到处都可能藏着猫腻。
就像有人买了5斤瓜子,回家一称,好家伙,实际只有3斤半,剩下的重量全让干燥剂占了。还有买那种大罐坚果组合的,连包装一起称才勉强够4斤。更离谱的是,临近过年,“鬼秤”——也就是那种能随意调节的电子秤销量猛增。卖家还大言不惭地说,一般消费者根本发现不了,就算监管人员来了,也能轻松蒙混过关。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被坑,咱们买年货时,要尽可能信誉好的商家和靠谱的购物平台。有条件的话,自备个电子秤,买完东西当场复核重量,同时一定要保留好称重单据。另外,千万别忽视商家玩的“文字游戏”,像虚标重量、故意混淆规格这些套路,下单前一定要仔细研读商品详情和下单页面的所有信息 。
再讲讲,年货要是缺斤少两,这算不算欺诈行为呢?举个例子,有的商家卖糕点,弄个两层铁盒,里头却只有8小块;还有卖果篮的,表面一层是水果,下面全是浸水纸。如果商家把大量包装材料的重量算进去,卖给消费者,导致商品实际分量不足,这样的一种情况妥妥属于欺诈行为,必须对消费的人进行赔偿。但要是商家提前跟消费者说清楚包装材料重量和商品净含量,消费者也同意购买,那就只能说是过度包装。
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要是商家短斤缺两,让我们消费者误以为买到的是足额分量,从而掏钱付款,这就是典型的欺诈。一旦被认定欺诈,商家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,比如补足商品数量、赔偿消费者损失,还可能面临行政部门的处罚,像被责令改正、警告、没收违法来得到的、罚款等。情节严重的,甚至会被责令停业整顿,直接吊销营业执照。所以说,年货缺斤少两就是欺诈行为,咱们消费者碰到这样的一种情况,一定要勇敢维权。
最后聊聊,消费者要是真遇到缺斤少两,该怎么维权呢?翠花之前在路边摊买水果,摊主说给的是附近最低价,结果翠花买回去一称,发现少了分量。找摊主理论,摊主不但不承认,还倒打一耙诬陷翠花。好在周围热心人帮忙,最后摊主才不情不愿地退还了差价。
按照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咱们消费者面对这种欺诈行为,完全有权利要求赔偿。维权途径有很多,可以先尝试跟商家协商和解,要是谈不拢,还能请求消费者协会帮忙调解,或者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。要是这些都不行,还能提交给仲裁机构仲裁,甚至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不过在这过程中,一定要保留好购买凭证、商品样本等关键证据。但真实的情况是,愿意承认错误并补偿消费者的商家少之又少,消费者想拿到三倍赔偿更是难上加难。而且很多时候,消费者因为赔偿金额不多,维权又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,最后只能无奈放弃,这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助长了商家的不正之风。
所以宝子们,咱们要是碰到缺斤少两的情况,第一时间要保留好证据,最好能当场揭发举报,充分的发挥咱们群众监督的力量。别让这些不良商家得逞,不能让他们坏了咱们过年的好心情。记住,年货缺斤少两就是欺诈,商家必将承担民事赔偿、行政处罚,信誉也会严重受损。咱们消费者遇到这一种不法行为,千万别忍气吞声,一定要积极拿起法律武器,通过合法途径捍卫自己的权益 !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因车祸失去右腿,他到杭州花近9万买了原价50多万的二手假肢!用了一个多月,问题来了
性格:正直正义、乐于助人、关心 你是善良的人,都可以跟我交朋友
一场2-0,WTA前10排名再变!郑钦文重返世界第八,8到10名差60分
骑士横扫雄鹿14连胜:字母30+8总分进历史前50 亨特加盟12场全胜
影驰RTX 5070 Ti金属大师白金版OC评测:全新设计 颜值也追上性能和做工